上海公积金提取代办,快速办理,溦電【137-6124-3391】欢迎咨询
明初,天下大定,明朝对苏松两府征以重赋,松江之重又居全国之最。
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降嘉定州、崇明州为县;嘉靖二十一年(公元1542年),析华亭县2乡、上海县3乡置青浦县。
[39]嘉靖三十二年(公元1553年),为防倭寇筑县城墙。
[39]到明代中叶(公元16世纪),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。
[151]至明末,上海地区行政建置有松江府华亭、上海、青浦3县,苏州府嘉定、崇明2县,上海县城号称“小苏州”。
[39]
清前期,除粮食生产外,境内植棉与手工棉纺织、沙船业成为支柱产业。
清顺治十三年(公元1656年),析华亭县置娄县; [39]康熙二十四年(公元1685年),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; [152]雍正二年(公元1724年),析嘉定县置宝山县、青浦县置福泉县、华亭县置奉贤县、上海县置南汇县,以娄县、华亭县各一部置金山县;雍正十三年(公元1735年),苏松太兵备道署从苏州移驻上海县城,上海地位提高,始处苏州、松江、太仓等地行政中心;嘉庆十五年(公元1810年),析上海县置川沙抚民厅。
到清末,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华亭、娄、上海、青浦、金山、奉贤、南汇7县和川沙厅,太仓州嘉定、宝山、崇明3县。
从清道光二十三年(公元1843年)起,上海地区出现租界,行政范围已不隶属上海地方政府,后中英双方根据《南京条约》《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》宣布上海开埠,并规定上海县城北面洋泾浜以北、李家厂以南、黄浦江以西的地区划为英租界;道光二十八年(公元1848年),规定吴淞江北岸虹口一带为美租界;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,小刀会义军占领上海县城后,县城内大批居民和难民逃入租界,租界中国居民激增,造成华洋杂居,促使上海城市发生结构变化;到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8月,英、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;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,又改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,简称公共租界;道光二十九年,法国驻沪领事与上海道商定,上海县城以北、英租界以南地区为法租界,经过历次扩展,法租界成为列强在华地域面积最大的专管租界。